2010.5 67y/F 原发小肠DLBCL CD20+, CD3+, CD10-, Bcl-6- 行手术切除后予R-CHOP方案化疗7程,经历IV°骨髓抑制,疗效评估CR 2017.1 74y 左乳术后病理DLBCL non-GCB DLBCL with CD20+, CD3+, CD5+, Bcl-2+, Bcl-6-, CD21-, CD10-, cyclin D1-. R+GDP, R+苯达莫司汀, R+伊布替尼等,疗效评估SD 2018.4 75y PD,皮下多发结节 R+苯达莫斯汀+伊布替尼 治疗无效 R/R 皮肤DLBCL ▍治疗转归 ▍影像资料病 例 速 递
-
不同浓度西达本胺(Chi)和利妥昔单抗(R)均有协同作用,对DLBCL细胞杀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(下图B-F,H) -
二者联用,细胞PARP蛋白剪切更多,对DLBCL细胞杀伤作用更强(下图I)
▍体内实验
-
荷瘤小鼠模型中,Chi+R联合治疗显著抑制肿瘤生长(下图ABCD)并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生存(下图E) -
免疫组化显示,R作用后小鼠瘤体CD20表达明显减低,而加用Chi后CD20表达恢复(下图F最右列) -
R单药对H3乙酰化及H3磷酸化无影响,当Chi+R联合时,H3乙酰化显著升高,H3磷酸化显著降低(下图F) -
Chi通过上调CD20表达,协同增效R,克服DLBCL肿瘤细胞对R的耐药
机 制 探 索
-
DLBCL患者对R的治疗应答与CD20表达水平正相关; -
R对DLBCL细胞的杀伤作用与细胞CD20表达水平正相关(下图CD); -
R作用前后,DLBCL细胞表面CD20水平明显降低,PARP蛋白无显著变化(下图F);R下调CD20蛋白表达可能导致R的再次治疗失败
-
DLBCL细胞与正常B细胞相比,显著表达HDAC1/2/3/10 -
Chi是HDAC1/2/3/10亚型的选择性抑制剂; -
Chi通过引起PARP剪切(诱导凋亡)来实现对DLBCL细胞的抑制作用 -
HDAC2/3的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,HDAC3表达升高可导致CD20表达下调
-
Chi作用于DLBCL细胞系后可上调多种基因表达,包括MS4A1(CD20)(下图A); -
在不同细胞系中均可发现CD20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调; -
Chi通过恢复H3乙酰化来上调CD20表达
-
西达本胺是一种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,有效抑制HDAC1/2/3/10及P-HDAC3的蛋白表达,增加DLBCL细胞中2000余转录子的表达水平(包括MS4A1基因),从而克服利妥昔单抗介导的CD20表达下调,并增敏利妥昔单抗引起的细胞杀伤效应。 -
西达本胺增加R/R DLBCL患者再次治疗时对利妥昔单抗的敏感性,R+Chi可能成为RCHOP耐药患者或对R治疗应答较差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。